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西部麓山帶包含屈尺斷層以西的整個西部丘陵及阿里山山脈,西與西部平原現(xiàn)代沖積層為鄰。西部平原甚至-海峽的海洋沉積物底下,均有與西部麓山帶相連的巖層,只是未出露於地表。西部麓山帶巖層的主要沉積年代與東側的中央山脈板巖帶接近或較為年輕,尚未經過變質。若將板巖帶與西部麓山帶合并來看,巖層大體由東向西漸年輕,變質度也是由東向西漸弱。巖層在南北方向也有變化,年代由北向南逐漸年輕,北部常見的漸新世及早中新世地層到了南部都不復見。
西部麓山帶全區(qū)幾乎都是由砂巖和頁巖組成。在北部的中新世地層中可明顯發(fā)現(xiàn)到濱海相和淺海相交替出現(xiàn)的3個沉積循環(huán),代表沉積當時的環(huán)境有周期性的變化,地質學家簡化成「海退-海進」的循環(huán)。主要的煤層位於海退時期的濱海相地層之中。到了濁水溪以南,中新世早期的地層已難見到,而中新世晚期的地層是較深海的沉積環(huán)境,地層巖性周期性變化不明顯。由沉積物的組成及分布看來,這些漸新世到中新世地層的碎屑是來自中國福建的中生代基盤,當時-的位置仍是一片海洋,接受來自-河川帶來的大量沉積物。
西部麓山帶的西半部是較為年輕的上新世和更新世地層。在北部同樣有一個「海進-海退」循環(huán),南部則是較為單調的海相地層。這些地層的碎屑沉積物主要來自東側的中央山脈。除了常見的砂巖和頁巖之外,還有兩種具特色的巖層:一是南部上新世海相地層,由巨厚的泥巖組成,巖性單調,膠結度不佳,經常形成惡地地形以及泥火山現(xiàn)象;另一是中北部更新世的濱海相地層,出現(xiàn)大量的礫巖,在地形上形成許多臺地。
中文關鍵字:屈尺斷層 , 板巖帶 , 煤 , 石油 , 天然氣
英文關鍵字C-uc-i- fault , slate belt , coal , petroleum , natural gas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