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清領時屬於嘉義縣打貓東頂保橫山莊,1901年嘉義廳梅仔坑支廳大坪區(qū)大坪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小梅莊大坪(大字)梨園寮、橫山、科仔腳、溪頭、石鼓坪、山羊路、下寮(小字),1946年設梅山鄉(xiāng)太平村,1952年由太平村東部分出太興村。
太興村,原名梨園寮,在清代時稱為苓仔寮,1823年先民到太興山開墾,地名為泰興巖,為太興村的村名來源。小梅莊管轄時,這里屬大坪,-35年太平村成立,范圍包括大坪、梨園寮,-41年梨園寮獨立為村,村名為太興。現(xiàn)有聚落,泰興巖、橫山、科仔腳、溪頭、頂石鼓坪、下石鼓坪、柴筍林、山羊路、下寮、青園。
梨園寮,又稱太興,1912年阿里山森林鐵路通車,在此設梨園寮車站,後附近的聚落統(tǒng)稱為梨園寮。1950年大興村設立,即以梨園寮稱為太興。梨園寮車站之取名是因當?shù)夭蒎甲〖揖偷厝〔膹氖轮圃旄镉玫睦纾O站官員將犁誤寫成「梨」,因沿用至今?,F(xiàn)梨園寮也是太興村的統(tǒng)稱。
二、地理環(huán)境
太興村,北部屬於淺山丘陵地帶,南部地勢較為高峻。境內主要河川是粗紙坑溪,流經(jīng)本村東側,形成與瑞里村的天然界河,北側有出水溪,隔溪與碧湖村相望,溪由西向東注入粗紙坑溪後,再轉北向匯合竹仔坑溪後,稱為生毛樹溪,沿岸有大峽谷奇景。太興村的主要種植為果樹、蘭花,現(xiàn)以高山茶為大宗,金萱茶以其散發(fā)淡淡奶香,而成為特有的品種。
三、聚落分布
山羊路,位於太興村東部,因地處偏遠區(qū)域,山禽野獸出沒地帶,尤以山羊特多,故稱之?,F(xiàn)已無人居住,但規(guī)劃山羊路步道,可通往生毛樹溪上游的瑞里。
溪頭,又稱溪底,位於太興村東北部,因各小溪總匯集區(qū)域,也是生毛樹溪上游的分支源頭地點,稱為溪底,現(xiàn)稱為溪頭。行政屬於第七至第九鄰,人口密集,農產(chǎn)豐盛,現(xiàn)以金萱茶聞名。
石古坪,又稱石鼓坪,分為頂石鼓坪、下石鼓坪,位於太興村東南部,因有多石頭的山座,聚落地方有逢多巨大平石,像是切過一般,形狀又似鼓一般,故取名之。清咸豐年間,謝氏族人到此拓殖。此地產(chǎn)業(yè)變遷依序為燒木炭、種稻、甘薯、種姜、造林、造紙,現(xiàn)茶葉為主。行政上屬太興村第五鄰。
泰興巖,位於太興村中部,西元1823年先民黃根隆到泰興山拓殖山林,現(xiàn)泰興巖巳為村經(jīng)濟行政中心。行政上屬太興村第四鄰。
橫山,位於太興村西南部,此地地形較為獨特,山勢呈現(xiàn)橫式走向,座西向東,顯現(xiàn)特別差異所在。清咸豐先民到此拓墾。現(xiàn)以種植高山茶為主。行政上屬太興村第十鄰。
青園,位於太興村西南部,因清代此地遍栽植大青植物,做為布匹染色材料的聚落特色而稱之。乾隆年間,有漢代後裔劉文科渡臺到此并定居後,栽種大青做為布匹染色材料,文科子劉運昌是清末秀才,曾為探花,并於開辦私塾?,F(xiàn)傳留有木匾「業(yè)精於勤」字樣,現(xiàn)見僅有幾戶劉氏族人,亦不復見大青染布。
科仔腳,位於太興村西南部,因叢林中有棵特別巨大的科仔樹,居民選擇在下端居住而稱之。清咸豐年間今陳姓先民到此墾殖,該地曾因梨園寮車站設置而繁華。行政上屬太興村一到三鄰。
柴筍林,位於太興村中部,因曾有片樹林,苗條細瘦,密密麻麻呈筍狀成長而稱之。清咸豐葉姓先民到此開墾,造林、種稻,現(xiàn)茶植為主。行政上屬太興村第六鄰。
四、學校教育
嘉義縣梅山鄉(xiāng)太興國民小學,創(chuàng)立於1955年8月,初名太平國民學校太興分班,1957年8月太平國民學校太興分校,1959年8月獨設立太興國民學校,1968年改為現(xiàn)名。1998年717瑞里大地震,1999年821集集大地震,校園受創(chuàng)嚴重,現(xiàn)已全部重建。校址為嘉義縣梅山鄉(xiāng)太興村4號。
五、文化資產(chǎn)
泰興巖廟,主祀1823年由祠福建移駕的觀音佛祖,初為竹屋,1867年黃根隆將財產(chǎn)捐給佛祖做為慈善基金,1951年以當?shù)貥淠緸榻ú男拗R宇,1985年改建為現(xiàn)代規(guī)模。
六、風景名勝
太興風景區(qū),太興森林游憩區(qū)面積廣達12公頃,區(qū)內有百年石水槽、流星巖、原始杉、孟宗竹林,三百多階的森林浴步道,是官民共同開發(fā)興建而成。流星巖是一處自然形成的陡峻峭壁,長達百余公尺。在雨中,沐浴在三百多階的森林步道,欣賞流星巖雨、泉飛濺的奇景。鄰近景點有大峽谷、瑞峰水庫、清水溪。
山羊路步道,起點於太興村山羊路,終點連結瑞里云潭瀑布及雙溪瀑布景點。全長2.6公里,步道保留原始景觀,竹林、飛瀑、溪流穿越其間,隨著步道前進,可看到令人驚嘆稱奇的云潭瀑布之第三層及第二層瀑。
瑞興情人吊橋及百年古磨坊,位於太興村北部生毛樹溪,溪中有國寶級的鯝魚。溪上筑有吊橋,即瑞興吊橋,吊橋旁,為清道光年間所遺留下來的石臼,可見先人們胼手胝足的歲月痕跡。
七、交通設施
太興村的交通,(一)鄉(xiāng)道嘉154號,由太平村進入本村,沿途經(jīng)過橫山、青園、泰興巖等聚落。(二)梨園寮車站,位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經(jīng)由梅山鄉(xiāng)太興村的一個站名,建於1912年,其前站是獨立山車站,後站是水社寮車站。
中文關鍵字:梨園寮 , 泰興巖 , 橫山 , 溪頭 , 太興國民小學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