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地理位置:隸屬於苗栗縣-鄉(xiāng)錦水村後龍溪上游之汶水溪溪谷。-溫泉舊名「上島溫泉」,又稱「虎山溫泉」,-六十七年蔣故總統(tǒng)國先生蒞臨,更名為「-溫泉」。-溫泉出露在地表有三處,其中以警光山莊東方約600公尺之汶水溪溪谷南岸半山腰為自然涌出,水源最豐沛,終年不竭。根據(jù)全球定位系統(tǒng)(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簡稱GPS)量測本溫泉的地理位置,其經(jīng)度為120°58’44”,緯度為24°28’17”。
(2)地質(zhì)概況:本溫泉露頭共有三處,分述如下,第一處位於龍山吊橋上游約200公尺處之汶水溪河床邊,出露的地層為石底層之背斜軸上,巖性以砂巖為主,夾薄層頁巖,所生產(chǎn)的溫泉系河水沿著巖層裂縫下滲形成;因此,溫泉水面應與河水面一致,受河水稀釋影響,水溫不致太高。
第二處溫泉露頭位於警光山莊山腳下之汶水溪河床邊,出露的地層為碧靈頁巖層的倒轉背斜斷層的軸部附近,此區(qū)域構造復雜、地層破碎。溫泉出露處為木山層頂部,巖性以砂巖為主,夾薄層頁巖,由於位於倒轉背斜斷層之軸部附近,地層較為破碎,有利於地下水深循環(huán),形成溫泉;推測溫泉成因,系河水沿著巖層裂縫下滲深循環(huán)形成。
第三處溫泉露頭位於警光山莊東方約600公尺汶水溪溪谷南岸半山腰,出露地層為碧靈頁巖之下部頁巖段、向斜軸部西側之構造低區(qū)處,推測溫泉系受地溫加熱之地下水沿著頁巖中所夾砂巖之裂縫,受重力作用順著地層傾斜向下匯集所成,由於水頭高,故能自然涌出,且源源不絕。
(3)溫泉泉質(zhì):泉水水質(zhì)清澈透明可飲用,泉溫約46.3℃,pH約為7.9,溫泉水中總溶解固體(Total Dissolved Solids,簡稱TDS)為1,900mg/L,導電度(Conductivity)為1,320μs/cm。溫泉水中氯離子(Cl-)濃度平均值約為16.4ppm,硫酸根離子濃度(SO42-)平均值約為22.5ppm,鈉離子(Na+)濃度平均值約為173ppm,鉀離子(K+)濃度平均值約為39.6ppm,鈣(Ca2+)離子濃度平均值約為171ppm,鎂(Mg2+)離子濃度平均值約為126ppm,碳酸氫根(HCO3-)離子濃度平均值約為286ppm。
3-1根據(jù)溫泉酸鹼值(pH值)分類:本溫泉屬於中性溫泉。
3-2根據(jù)溫泉溫度分類:-溫泉出露地表的溫度若在25℃至49℃之間,稱之為低溫溫泉,本溫泉屬之。
3-3根據(jù)Piper diagram分類:利用溫泉水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予以分類,屬於中性碳酸氫鈉泉。
(4)溫泉周圍礦物:本溫泉出露處常有白色沉淀物─碳酸鈣。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