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1684年屬於諸羅縣,1762年諸羅縣諸羅山保,1787年嘉義縣嘉義保,1821年嘉義縣嘉義西保,1875年嘉義縣嘉義西保下角仔寮莊,1904年嘉義廳嘉義西堡下路頭莊,1909年嘉義廳山仔頂區(qū)下路頭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嘉義街下路頭(大字),1930年1月20日臺南州嘉義市下路頭(大字),1932年1月1日臺南州嘉義市(大字),1946年1月嘉義市興村里,1951年11月29日嘉義縣嘉義市興村里,1982年7月1日嘉義市興村里,1989年嘉義市興安里(自興村里分出),1990年10月6日嘉義市東區(qū)興安里。
興安里里名由來乃因為本里系從興村里分出,故取興村闔境平安之意而命名。本里區(qū)域於1920年始并入嘉義街。
二、地理環(huán)境
興安里,在大業(yè)街172巷以南、八掌溪以北的區(qū)域。本里人口聚集北部,與安業(yè)里及美源里的形成一片住宅區(qū),南部有廣大的旱田果園。本里北端的軍輝橋,原稱白鷺橋,建於1931年,長五百余尺,高七丈多,被評為「鷺橋跨浪」,是嘉義八景之一。
三、社區(qū)發(fā)展
興安社區(qū),清代時乃為未有人居住的溪埔地(八掌溪和南排水(八掌溪舊河道)間廣大的溪埔地),1925年後來自臺南安南??诘木用瘢w來此地以篩砂石交給消防組維生,同時在田里種植西瓜,因居民來自臺南,故稱為臺南寮仔,且因位於八掌溪畔,所以又稱為溪底寮仔,1970年後本里北部成為興建販厝的地方,舊聚落漸融入新社區(qū)中。
四、學校教育
嘉義市興安國民小學,1988年8月1日創(chuàng)校,暫借宣信國民小學上課,1989年11月24日第一棟校舍落成,遷至現(xiàn)校舍上課。校名由來,興安,有為有守,促進和諧、安樂。校地總面積2.1604公頃。本校坐落嘉義市吳鳳南路軍輝橋西邊,八掌溪畔。校址為嘉義市東區(qū)興安里興安街35號。
五、文化資產
順興宮,位於興安里溪底寮仔,主祀媽祖,神像系1933年臺南安南區(qū)十二佃??诘木用褚品睿?968年始建廟落成,本廟另奉祀池府-,系於1936年由臺南樹仔腳移奉至本莊。
六、運動休閑
八掌溪北岸河堤自行車道,於2007年9月23日完成軍輝橋至湖子內永欽橋段八掌溪北岸堤防的自行車道,八掌溪自軍輝橋至湖子內永欽橋段,視野較為遼闊,水流、河床大幅平緩,有蘆葦、田根子草等多種高莖植物,有充沛水流、有機質土壤,冬季時候鳥群聚,系都市賞鳥最佳地點。自行車道沿線,含括生態(tài)體驗及教學廊道、知性藝文廊道、眺望賞鳥游憩區(qū),并建構指標及解說系統(tǒng)。同時完成行嘉觀光吊橋後,連結八掌溪南北二地景觀外,大幅增加觀賞及游憩性。車道全長約3.1公里。
七、交通設施
興安里的交通道路,(一)興安街(原市12線),東抵吳鳳南路,經(jīng)本里北部,西抵民生南路。(二)大業(yè)街,東抵吳鳳南路,經(jīng)本里北部,南抵興安街?!?
中文關鍵字:嘉義市興安國民小學 , 八掌溪北岸河堤自行車道 , 興安街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