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明代金門科甲鼎盛,人才輩出,尤以平林一地稱冠,萬歷年間,平林進士蔡獻臣為官時,某次明熹宗垂詢獻臣的籍貫,獻臣告以「平林」,帝以其庸俗,不如「瓊林」較文雅,故有「御賜里名瓊林」之稱譽,因而改為「瓊林」。
明清兩代,瓊林各房在科甲和仕途上都有輝煌的成就,也各有自己的小宗宗祠,合計七座八祠,其中「蔡氏家廟」位在瓊林里瓊林一五五號,約建於明嘉靖年間(1522至1566),是年代最早的一座。原系開基始祖所居之地,因為是大宗祠,廟內正中有「御賜里名瓊林」及各種科舉匾額林立,包括最早的「進士」和新進的「將軍」,都為該族人文蔚起、科甲鼎盛作了最齊全的記錄。
最新的「新倉上二房十一世宗祠」建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是一座三落格局的宗祠,不但建材考究,形式上也遵循中國閩南建筑的傳統(tǒng)風格,由臺基到正殿、後殿,逐層上昇。廳堂高大宏偉,屋脊的高度也超過其他六座宗祠。
其余還有大厝房十世宗祠、坑墘房六世宗祠、新倉下二房六世至十世宗祠、前庭房六世宗祠、藩伯宗祠等,計有「七座八祠」。-七十四年八月,瓊林蔡氏祠堂公告為第二級古蹟,其指定的范圍除了這七座宗祠外,還包括蔡獻臣的書齋「怡谷堂」及兩尊風獅爺在內。
參考資料 楊仁江《金門縣的古蹟》,金門縣政府,1991《金門縣古蹟瓊林蔡弌祠堂修護研究計劃》金門縣政府 1998年7月。黃振良編著《江山何其美秀─金門古蹟導覽》金門縣政府2001年2月。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