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朱以海,字巨川,號恒山,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九子荒王朱檀的第十世孫。崇禎十七年(1-4),被明室封為魯王,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5),被浙東義士在紹興擁為監(jiān)國。
隆武二年(1-6),清兵入浙東,魯王逃難至舟山;永歷五年(1651),清兵攻克舟山,魯王敗走廈門,隨後駐蹕金門。曾經一度徙廣東南澳,永歷十三年(1659)夏又回金門,至永歷十六年薨於金門、葬於金門。
朱以海自被封為魯王起,開始他顛沛流離的一生,而居金門十年以上,題刻「漢影云根」四字,概有感嘆自己一生輾轉流離、居無定所,有如行云般地飄游各地,最後才在金門這一丸小島上落地之感慨。
魯王手題真蹟「漢影云根」石刻,-初年崩落翻覆於原址之前,原刻石今呈倒立狀,「根」字已斷裂不見。原址下方的石壁上,刻有明朝遺臣諸葛倬、吳兆煒、鄭纘緒等人於永歷八年(1654)瞻誦「漢影云根」石刻後,有感而抒-懷的詩詠,以此推測這塊石刻為永歷五年魯王到金門後至這些詩詠題刻的永歷八年間所完成。
-五十六年間,由當時金門社教館的人員在原石旁一塊較小的石塊上,摩仿原字另刻了一方「漢影云根」碣,旁有明朝董揚先所題的「辟沌」二字,附近另有未署名的「石洞天」三字石刻,在顛覆的「漢影云」石刻側背,也刻有一首七言絕句草書,署名是「湖海釣狂」。-七十四年八月公告為第-古蹟。
參考資料 楊仁江《金門縣的古蹟》,金門縣政府,1991《金門縣第-古蹟漢影云根碣群調查研究》金門縣政府 出版 1998年12月。黃振良編著《江山何其美秀─金門古蹟導覽》金門縣政府2001年2月。
下一篇:水源地水表室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澎湖海域古沉船發(fā)掘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