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約建於西元1910-1915年間,為全-一無二。
建筑位置:
高雄縣旗山鎮(zhèn)復新街21、23、25、27、29、26、28、30、32號、中山路3號。
建筑特色:
利用重量堆積的原理,石拱圈亭仔腳由三十一塊大小不一的砂頁巖砌石所組成,層層相疊,最後再利用中央的拱心石, 將整個拱圈串接起來,拱心石尤其特別大,為西洋文藝復興時代建筑特有作法。兩邊柱墩則另由長短矩形-所堆砌。它的表面沒有舖上任何水泥或其他裝飾,完全保持石頭的原色一土-,為就近采掘自附近山上的砂-。其處理方式是將接觸面與底部打平,其他外顯部分則打鑿成粗糙面,最後再利用水泥灰漿接合。街道轉角處的做法非常特殊,它是藉由亭仔腳-墻墩分出王道圓拱,呈輻射狀散開,支撐著竹桁條及-瓦片,為一硬山櫚檁的結構形式,非常優(yōu)美。更與-式建筑完美的搭配,且規(guī)模巨大。中央的拱心石較大,串接整個拱圈。百年以來,旗山石拱圈亭仔腳已經成為旗山鎮(zhèn)城鎮(zhèn)都市空間的特有象徵,其獨特的建筑造型及構造形式,也成為特殊的歷史街道空間景觀。石拱圈亭仔腳為旗山市街極具特色的都市設計空間,見證旗山市街發(fā)展的歷史,足以成為代表旗山鎮(zhèn)之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認識-的第一站(.c-i-san-c-i/8arc-i/text/registered_list)高雄縣政府(.kscg/board/content.asp?No=594)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