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小米播種祭告知祖靈即將播種之事,祝禱小米豐收。
布農(nóng)族人屬於農(nóng)作的祭典,都是按著月亮和星星的運轉(zhuǎn)和變化來進行。小米播種的時間,是等到西方的Bunuki(北極星)消失時,就展開播種的工作,他們相信Bunuki(北極星)消失之後,雨季即將來臨,山林的霧水也開始降臨大地,對小米的成長是有幫助的!此時,Lisngadan Lus-an〔主祭者〕開始在家里舉行五天的「夢占」,夢占期間不得出門或工作,只能居家做些手工藝的事情;如編織藤籃、頭帶、網(wǎng)袋等。五天之內(nèi)的任何一天若得到吉夢,次日清晨即對家-聲宣布播種日開始。(霍斯陸曼?伐伐,2002,P53)
播種日當天的凌晨Lisngadan Lus-an(主祭者)將谷倉特別篩選存放的小米種,盛在Tokban(簸箕)并置放在住屋中央,然後斬殺一只大公雞,將滴血的公雞在小米種上方作圓圈似的祭拜。
祭拜後,將較長的雞趾砍下,懸掛於谷倉的墻璧,表示對豌里的精靈做出虔誠的祭拜。播種的工作分兩組人馬進行,一為Mapinan(撒播粟種),這工作由年長的女人擔任;二為Mangasngas(覆蓋粟種),這工作由眾人共同擔任。女人在前方撒種,男人跟在後方用鋤頭覆蓋粟種。播種時,必須在天際未亮前到達耕地,以避免在行進間,碰到禁忌中的蛇、鼠。在播種之前,Lisngadan Lus-an(主祭者)先在插有-毛的空地(即祭壇)先試種Lonkaival(古老的小米,布農(nóng)族人視為祭拜眾神的供米;不做食用。),然後大家才開始種植可以食用的小米。(霍斯陸曼?伐伐,2002,P54)
在播種翻覆泥土時,如果兩人的鋤頭不小心相互鉤住,兩人必須將鋤頭放在原地,用四個石頭將鋤頭圍起來,家長必須立即返家捉一只公雞在耕地作祭,布農(nóng)族人的觀念中,工具相勾,是惡魔前來索取工作者的性命,并且阻擾工作的進行,一定要祭拜天神來解厄。作祭時,鋤頭相勾的人分立石堆兩旁,家長右手抓雞頭,左手握住雞翅,不得弄錯!并在石堆上方左右移動,并祭拜,等祭拜完畢之後,播種的工作繼續(xù)進行,農(nóng)具仍可以使用,然石堆不得弄散必須保留至收獲為止,不過農(nóng)具相勾的人在一個月之內(nèi)不得-事。
另外,播種期間,家人必須遵守「飲食的禁忌」,即不能吃香蕉、地瓜、花生、甘蔗等咸、甜的食物,直到播種完畢為止;有的社群規(guī)定主祭者甚至遵守食物禁忌至小米發(fā)芽為止。如果違背這些禁忌,今年所種的小米不但生長-,還會被小鳥吃光光。主祭者在這一段時間,必須勤於觀察天候,若覺得今年雨季的雨水充份,則令族人少播種,以免長出來的粟苗過擠;若覺得雨季的雨水會稀少或今年逢乾旱,則令族人多播種,以防粟種被太陽曬死,多播種可增加粟種的存活率(霍斯陸曼?伐伐,2002,P55),布農(nóng)族著名的祈禱小米豐收歌就是在此時演唱的。
參考資料 歡迎來到布農(nóng)的窩.gln/ks_inf/infc/Infc11/%A5%AC%B9A%B1%DA%B1M%C3D/ 霍斯陸曼?伐伐,2002,《中央山脈的守護者:布農(nóng)族》,臺北:稻香出版社。
下一篇:廂房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宜蘭濁水溪治水工事竣功紀念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