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為了擴展馬公港的功能以及進行媽宮市街計畫,明治四十年(1907)拆除媽宮城進行填海筑港工程。第一階段為即敘門至迎薰門以及東角炮臺東南處部分城墻,以填筑媽宮港第二棧橋至第三棧橋;昭和十三年(1938)進行第二階段的拆除,包括東門(朝陽門)至北門(拱辰門)這一段的城墻。目前還遺留的的城墻以及城門部分,包括現今公車總站西側路口,沿著觀音亭東側一直到大西門(現今的中興門)以及再南側一帶至小西門(順承門)的部分。小西門更於-六十一年(1972)修護後,列為國家二級古蹟,足以見證澎湖戰(zhàn)事防衛(wèi)的歷史痕跡。-七十五年(1986)以及-八十九年(2000)各再修復一次?,F今更成了澎湖著名的觀光景點,游客必訪之地。
參考資料 陳英俊 2003,《走尋媽宮城-澎湖導覽手冊》p.71-85。澎湖馬公:澎湖縣文化局。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