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857年(咸豐7年),武洛溪(又稱口社溪)山洪爆發(fā),洪水淹村,連同石獅公也被土石所掩埋。傳說洪水來臨前,神獅曾哭嚎警告莊民,但莊民不解其意,因疏於防范而釀成巨災。另說神獅為拯救莊民,以身體橫臥於水流湍急處,企圖阻擋洪水,將之導入舊河道,但因洪水實在洶涌,石獅公抵擋到最後力竭,而遭沙泥掩埋。
災後村民曾多次尋找被埋的石獅,但仍遍尋不著,便提議再造一只。第二座石獅公於1918年(大正7年)重建完成。然因水源爭執(zhí),引起鄰莊莊民仇視,暗中派員以大釘鎚由石獅臀部敲擊入獅身,致神獅失靈。據傳石獅公受到釘擊時,莊民曾聞石獅痛苦哀鳴,三晝夜而歇。
-光復後,由於開基石獅公仍沉埋於土,第二座石獅又遭破壞,村民遂研議再建第三座,於1965年農歷2月29日完工落成。其後,有村民建池塘養(yǎng)魚,無意間挖到第一座石獅公,於1984年9月7日挖出全部并修復受損部分,安座於順天宮旁供眾人奉拜,今列入古蹟保存。
另兩座石獅則安座於屏東縣石獅公園,為著名景點。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