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太歲」名稱由來得追溯到宋代,由宗教和命理、占卜相結合所引申出來的一個名詞。凡是占卜、八字、斗數等五術皆以「太歲」這個名稱作為流年的代名詞。至於宗教廟宇(尤其是道教)是用十二生肖搭配五行而組成六十甲子為年干支的循環(huán),將太歲的名稱與十二生肖(地支)作為流年的代名詞。
「安太歲」是一項宗教活動也是民間習俗,一代接一代的承傳下來。當社會潮流的-由農業(yè)社會推向工業(yè)時代後,以往的四代同堂大家庭已不復見了,由樹大分枝的小家庭取而代之,農業(yè)社會的大型三合院也轉型成高樓公寓。公寓式的房子已沒有多余的空間可以容納「太歲星君」的神案了。廟方因此靈機一動,接下這件「粗重」的工作,在廟宇的偏殿設立了大型的「太歲星君」牌位,由廟方統(tǒng)一替信眾安太歲和送太歲,將每位需要安太歲的信眾名字逐條貼在兩側,由信眾隨意捐獻香油錢。因此每年農歷十二月廿四日送神後到元宵節(jié)前,是每年安太歲活動的高峰期。
「安太歲」的活動起初是廟方因時代的改變而給信眾方便,由信眾隨意捐獻香油錢而已,後來安太歲的人愈來愈多,廟方乾脆明訂價格由二百元至壹仟元不等,逐步成為廟宇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由於廟方認為「安太歲」是一項穩(wěn)定的收入,和點「光明燈」一樣列為過年期間的重要活動,所以每當臨逢新春過年的盛時,人人莫不忙於迎新除舊的工作,喜心歡樂的迎接新春年節(jié)。而為了祈求好運當頭,與平安幸福的新氣象,一般寺廟乃衍生出這種的-活動,非常熱絡,以迎合時代的需求。
安太歲原理即是安穩(wěn)心神。唯有神情穩(wěn)定自在,才能生發(fā)勝妙的靈智,凈除諸貪染習,而達到真正的消災解厄。眾觀心情愈自如自在的人,愈無所貪求,對於一切財務、心力愈能喜心布施,濟助於人,廣造一切種善德,自然會增長無上的福樂。
參考資料 content.edu/pri-ry/fellows-ip/tn_nt/tag.7.7.skyfate/ap/news/?view=440307053244511271598
下一篇:大溪鎮(zhèn)中央路赤隆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大溪鎮(zhèn)和平路玉寶堂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