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歷史沿革】
臺南市在歷經(jīng)市區(qū)改正與臺南運河開通後,由當時的臺南車站經(jīng)明治公園、大正町(今中山路)、大正綠園(民生綠園)、末廣町(今中正路)到運河口間路段之重要性逐漸增加。
日昭和二年(西元1927年),當時有志於末廣町經(jīng)營事業(yè)之商家,組織了一個店鋪住宅速成會,決定在末廣町南北兩側興建連續(xù)的店鋪住宅。當時,-人為了美化臺南市容,於是在日昭和五年初(西元1930年)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日昭和六年(西元1931年)一月,工程由日人地方技師梅澤舍次郎開始設計。日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末廣町店鋪住宅落成,沿街便出現(xiàn)了劃整的店舖群,是為臺南市第一條經(jīng)過整體規(guī)劃設計之市街。
「林百貨店」在當時是臺南最大的百貨公司,由於經(jīng)營者姓林(日人)而得名。全棟共有六層樓,一至四樓做為賣場,四樓一部分和五樓是餐廳,六樓則是機械房和了望室,其中電梯的設置更是當時臺南首創(chuàng)。
此建筑在二次大戰(zhàn)(日治末期)時,曾遭受盟軍炮火猛烈轟擊,受到嚴重損壞。光復後加以修復,而當年最風光的「林百貨店」,則曾被作為制鹽總廠、空軍單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F(xiàn)在,則是被荒廢閑置著,而中正路沿街大致維持商業(yè)行為,但往日風光已不復見。-八十六年(西元1997年)六月二十六日公告為「其他」類別市定古蹟。
【建筑特色】
在造型式樣上,末廣町店鋪住宅建筑采用一九三O年代甚為流行的藝術裝飾(ArtDeco)風格。基本上以鋼筋或鋼骨混凝土造,正面最少三樓,最多六樓。其中最大的商店為「林商店」,是臺南當時最大之百貨公司。
建筑除中央高六層樓(雖其一向被稱為五層樓)外,其他沿街面基本上只有三層樓高,中央處則順應都市計劃而截角,女兒墻部分呈現(xiàn)出一種漸次下降之手法,頂部為飾帶環(huán)繞全棟建筑。斜角部份,開有不同形式之窗戶,兩側二至五層采圓洞處理,六層則為方形開口。
騎樓柱子之柱頭仍有紋樣之裝飾,但已不是標準的西方柱式,室內之支柱則明顯有藝術裝飾風格。電梯之設施在當時的臺南屬創(chuàng)舉。屋頂部份,當時曾做花園之用,今尚有部分遺跡,推測是神祠之元素。
由於是一體設計,所以沿街之其他商店也多以林商店作為模仿之原型再加以變化,形成一整體性強卻亦具有個別性格之現(xiàn)代過渡式樣,可以說是當時臺南市最前瞻之商業(yè)建筑群,而林商店更可與同年由古川長市設計完成之臺北菊元百貨店相互比美,一南一北成為-現(xiàn)代百貨之先驅。
參考資料 傅朝卿《臺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筑總覽》,『府城觀光資訊導覽』網(wǎng)站,『走讀-』網(wǎng)站,胡鼎宗《古蹟采風》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