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著色,是為了增加竹藝品之附加價值或產(chǎn)品多樣化,因配色使竹編制品的花紋變化更加美觀、突顯,所以竹材常作著色處理。
竹材著色的方式,分別敘述如下:
(一)染料染色:
1.鹽基性染料染色:
鹽基性染料適宜植物纖維染色,色彩鮮明,但經(jīng)日光照射後容易褪色,是其缺點。
2.分散性染色染料:
分散性染色染料呈較暗的感覺。
染色過程:兩種染料染色過程相同;先在在耐酸、鹼白鐵板鍋中,將染料溶液煮沸後,放入乾燥竹材蒸煮,一般約30分鐘(時間視染料的種類、濃度、竹材量的多寡而定,竹表面或里肉等均有差異);若竹材未竹青或欲染黑色者,因不容易著色或容易褪色,煮沸時間應延長至 50 ~ 60 分鐘,染後取出的竹材經(jīng)清水浸洗後,再將它陰乾,即完成著色工序。
(二)化學藥品著色:
以適宜濃度的化學藥液,涂在除油或去青的竹材表面,經(jīng)日曬或火烤後,可得著色效果及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紋樣。如果想要獲得著色之更佳效果,則須反覆涂抹多次化學藥液、曬烤至滿意為止。適用於竹材著色的化學藥品如下:
1.硝酸:用濃度約30%的硝酸加入少許粘土,使其呈濃稠狀,涂布於竹桿表皮,經(jīng)日曬或火烤之後,竹材呈現(xiàn)淺褐色,再用清水洗凈即成。
2.鹽酸:在竹桿表面涂鹽酸,涂刷的紋樣經(jīng)火烤後,視加熱的程度,可得深淺不同茶褐色或黑褐色的點狀、片狀斑紋。
3.硫酸:用黏土混合稀硫酸,攪拌成泥狀涂在竹桿表面,經(jīng)火烤,視加熱程度的差異及涂刷的紋樣,可得深淺不同茶褐色至黑褐色的種種斑紋。
(三)高溫高壓著色:
又稱為「炭化著色」,其特點是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將竹材處理成淡咖啡色,并且可在竹材內(nèi)外著色,不像普通染色只能作表面的處理。
1.火烤:用金屬板雕鑿出欲燒制紋飾之孔穴,并置放在竹材表面或撒布泥沙,經(jīng)火燒烤後可得紋樣。
2.煙燻:在密閉室內(nèi)放置竹桿并導入大量濃煙,室內(nèi)保持高溫約150 °C,竹材在經(jīng)煙燻後呈現(xiàn)古竹色。
3.炭化:經(jīng)過高溫(140 ~ 160 °C)、高壓(蒸氣壓力約在 3 ~ 5 kg / c㎡) 、時間約30 ~ 60 分鐘的處理後,竹材表里均能獲得褐色著色效果,依碳化程度、溫度、壓力、時間等因素影響,色彩會有濃淡之別。經(jīng)過炭化處理的竹材彈性較差,但防蟲、防霉效果佳。
(四)涂料著色:
竹材表皮的紋脈宜用透明漆調(diào)至適宜濃度,使用毛刷順著竹材紋理來回涂刷,或以噴槍噴之,通常施作1~3回較能著色均勻,且必須注意不可以有厚薄不均、濃淡不勻的缺點。
參考資料
下一篇:臺北縣鶯歌鎮(zhèn)陶瓷藝術(shù)發(fā)展協(xié)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蓪草紙花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