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窯是中國古時五大瓷窯(柴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之首,創(chuàng)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初年(954年)河南鄭州(一說開封),本是後周世宗帝柴榮的御窯,所以從北宋開始稱為柴窯。周世宗帝柴榮曾御定御窯瓷:「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以象徵未來國運如雨過天青。明文震亨在《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未涂釉的底部呈現(xiàn)瓷胚本來的粗黃色。清蘭浦、鄭廷桂在《景德鎮(zhèn)陶錄》一書中也說柴窯瓷:「滋潤細媚,有細紋,制精色異,為諸窯之冠」,還說柴窯瓷久不可得,得到殘件碎片,也當珍寶,用來搭配服飾、或成為帽飾。柴窯瓷片光芒奪目,如飛箭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