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捏面人DIY材料的制作: 面粉,糯米粉,食鹽,明礬,防腐劑,色料。
中筋面粉:軟硬度適中,是用來捏面的主要材料?!衽疵追郏吼ち軓?,可加強面團的韌性。
食鹽:作用在使面團不易硬化、具有保濕的做用?!衩鞯\:可以防潮也可以防蟲。
防腐劑:要用水性的也可以防止發(fā)霉?!裆希鹤尠咨鎴F變?yōu)槠渌伾由宵S、紅、藍、綠、桃紅、有了這些東西之後,就可以開始捏面人的第一個工作階段,煮面團。
先拿中筋面粉和糯米粉按照四比一的比例,在加上500cc的水?dāng)嚢杈鶆?,然後加水調(diào)和成面泥,等到和好以後,用雙手不停的搓揉,使它揉和均勻。
然後把揉勻以後的面團做成一個一個跟手掌差不多大小的面餅。投入等到水開了以後,做好的面餅就可以下鍋去煮。
等到水滾,面餅浮起來之後,就表示熟了。
這時候用筷子把它一個一個的夾起來,讓它冷卻一下,然後再揉和均勻。
在揉好的面團里,放入適量的食鹽和明礬粉及防腐劑,然後趁熱,揉和均勻讓它冷卻,到了這個階段,捏面的傳統(tǒng)材料過程算是完成。由於含大量的化學(xué)原料捏面人是不可食用的。
捏面人用面粉加糯米粉,捏出生肖及卡通圖案?,F(xiàn)年約六、七十歲以上的人,總愛以「捏糯米尪仔」的名稱,來重拾他們童年的歡喜,直到「捏面人」這個名稱的再被使用至今,也經(jīng)過好幾十年了,并且早已老少皆知,原來它是本土瀕臨於失傳,「民俗」傳統(tǒng)藝術(shù)。捏面人是一項非常具有民族色彩的傳統(tǒng)技藝,它原名是米雕人,又叫雕工米人,因為材料和語言的關(guān)系,在臺灣叫它做捏面人。以前早期捏面人可以吃,現(xiàn)在因為時代的進步,而今改為最佳的美勞材料,以當(dāng)紅的卡通人物為題材,深受大人、小朋友的喜歡。
捏面人不只局限在廟會、祭神的供奉上,在民間日常生活中又作為一種吉祥性質(zhì)的禮品相互贈送,泛用於婚葬嫁娶、壽日誕辰、節(jié)日慶典等民俗活動。因此兼有供奉、饋贈、玩賞、食用…..等多種用途。
臺灣捏面人多以玩賞、及宗教活動所運用,但由於臺灣環(huán)境變遷,捏面文化已漸行沒落,年輕人不愿傳承,擅做面塑的師傅也改行放棄,使得此一傳統(tǒng)技藝日漸消逝,不過還有少數(shù)的糕餅老師傅繼續(xù)在傳承的技法,讓生在臺灣的後人,可再見到傳統(tǒng)廟會山珍海味的捏面藝術(shù)。
中文關(guān)鍵字:捏面人 , 捏面人教學(xué) , 捏面人材料 , 捏面人制作 , 捏面人師傅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