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垂花的上端經(jīng)常有榫眼接頭的痕跡,為了將榫眼接頭遮住,還會飾以雕刻精美的豎材,形成一整組構件。
「垂花」具有承接檐口重量的作用,除了建筑上的實際用途外,在講究唯美的巧手匠師的精雕細琢下,具備多種樣式,最常見的有雕成蓮花、宮燈、花籃、及繡球等,這種建筑構件普遍見於-全省的廟宇,著名的三峽祖師廟有上千個大小吊筒,樣式繁多并貼上金箔,極為可觀。馬祖天后宮的吊筒的末端雕成蓮花、花籃及繡球等形式。萬華龍山寺的垂花多雕成蓮花或白菜花籃,龍柱上都有。淡水昭應宮檐口有一排12個吊筒,白菜、花籃、宮燈等形狀,十分壯觀。淡水鄞山寺三川殿龍柱上方外側的吊筒底端雕成倒垂的白菜;正殿龍柱上方的吊筒雕成倒垂的蓮花,兩者形式不同。
另外臺南開元寺的大士殿吊筒即十分特殊且富創(chuàng)意,共有四個分別雕成手握蓮花、佛經(jīng)、寶劍和金剛杵的造形,在-佛寺中很少見到此種以經(jīng)卷法器為吊筒的作法。
下次到廟宇時,別忘了抬頭看看雕工精美的垂花!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