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臺東縣的南島語族共有八族,除早己漢化的西拉雅、噶瑪蘭兩平埔族常被視為漢族外,尚有被列為原住民的阿美、排灣、布農、卑南、雅美(達悟)、魯凱等六族,人口共有78,223人(1998年12月底),以阿美族為最多(43,820人),魯凱族為最少(1,718人)蓋略記。就族群地理分布而言:
阿美族:成功鎮(zhèn)三民里麻荖漏社以北、長濱鄉(xiāng)的海岸阿美、成功鎮(zhèn)和平里加只來社以南至東河鄉(xiāng)、臺東市以及太麻里鄉(xiāng)荒野部落的卑南阿美、以及池上、關山、鹿野、太麻里鄉(xiāng)得其奉、新香蘭等部落的恒春阿美;
排灣族:金峰、達仁兩山地鄉(xiāng)及大武、太麻里兩地鄉(xiāng)的東排灣群,後者列為平地原住民,-學者馬淵東一認為其系排灣化的卑南族;
布農族:分布在中央山脈東側的延平、海端兩山地鄉(xiāng),以巒社群、郡社群為主;
卑南族:主要有八社,分布在臺東市、卑南鄉(xiāng);
魯凱族:除卑南鄉(xiāng)東興村為唯一的東魯凱族群大南社外,尚有-五十年代後從屏東霧臺遷徙而來的西魯凱族群,定居在金峰鄉(xiāng)嘉蘭村新富社區(qū);
達悟(雅美)族:為海洋-,一向定居在蘭嶼島上。
傳統(tǒng)原住民社會制度:
階層制度-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都有社會階層制度,尤以排灣、魯凱族的階級制度最為嚴密;
親屬制度-布農、達悟族以父系繼承為原則,排灣族為長嗣繼承,父母最年長的子女繼承父母的家庭、家系與財產,行迎娶婚,余子外出另建新家。魯凱族以男性長嗣繼承為原則,無男嗣時始由長女繼承,有男嗣在,女嗣即無繼承權;阿美族與卑南族都為母系社會,由長女繼承家屋與財產,行招贅婚,兩者的差異在卑南族長女之外的女兒結婚生下頭胎孩子之後,必須與丈夫離家另建新家,阿美族則女兒婚後聚居在同一家屋。
會所制度-阿美族、卑南族、魯凱族都有嚴格的會所制度,男子在青少多次成年禮的考驗後,始能晉升成年階級,離開會所成家立業(yè);配合年齡階級的實行,會所成為部落教育、-、-與公共事務中心,阿美、卑南族男子藉由年齡階級與會所制度,處理部落公眾事務,女性不得參與,會所嚴禁女性接近;大南魯凱會所,雕有祖先靈柱,更兼具部落宗廟功能。在社會變遷下,原住民逐漸漢化,傳統(tǒng)社會制度多已凋零。
原住民傳統(tǒng)生活以山田燒墾農業(yè)為主,狩獵為輔,在未與-大規(guī)模交易之前,過著自給自足式的生活,早期生活用具,小從日常用品,大到生產工具完全自制,自然形成獨特的傳統(tǒng)工藝。在服飾方面,各族過去皆以自織的麻布作成衣服,人至少有一套代表自己族人的服飾;其衣服屬於方衣系統(tǒng),由簡單的縫制法將寬幅一尺左右的長方形織布縫制成方形樣式,并無衣領、腋下袖口、裙擺等裁剪,到二十世紀初與-、-人接觸頻繁,受外來影響,才有較大的變化;
排灣族、魯凱族有階級制度,貴族的特權在衣飾文化表現(xiàn)非常顯著,排灣族貴族衣服多以紋飾、色澤代表身份地位,平民則無,魯凱族貴族則有裝飾的特權,平民除非用償物向其所屬頭目要求轉讓,否則不準有裝飾;
阿美族、卑南族因有年齡階級不同而有所差異;卑南族有刺繡的胸兜在女性衣服中最為奪目,晚近部分阿美族色彩繽紛的舞衣,則是瑞士籍魏克蘭修女根據(jù)阿美族的舞步,請教阿美族老人設計而成旳,她也是創(chuàng)新阿美族頭飾與腳飾;
達悟族衣服特色是黑白條紋相間的紋飾,女子上衣十二道黑色、十一道白色相間,男子上衣前後各有六道黑白相間;
布農族衣服則多為棋盤式菱形紋與直條紋;除麻織品外,各族亦常以獸皮縫制衣服,阿美族、魯凱族、排灣族更有樹皮衣的制作。
在日常用品方面,往昔各族都會制陶,到-四十年代,僅存孤懸海外較為孤立的達悟族尚有制作;
木器文化在排灣、魯凱、達悟三族間頗為發(fā)達,木盤、木匙、木杓、木杯、木罐、木杵、木臼、木瓶等曾被廣泛制作使用;達悟族利用木板建造的板舟技術,更具特色;
日常容器則以編器最為重要,住民以竹、藤、月桃為材料,利用各種編制技法作成編器,用於盛置、貯存、提帶、搬運、漁撈等多方面用途,甚至制成冠物和雨具。
此外,排灣族、魯凱族的貴族,其豐富的衣飾文化,青銅柄的祭刀、陶壺、琉璃珠以及各式各樣的雕刻品和呈現(xiàn)在雕刻與珠繡中的各種圖案,諸如人頭、人形、鹿、蛇等圖騰,在藝術上頗有可觀。
二、 營運管理現(xiàn)況
雖然本縣財源不足,特色館本著收集、保存、維護、研 究、推廣、觀光的宗旨,進行呈現(xiàn)、展示、教育功能。歷年來承蒙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省政府教育廳及文化處等上級單位補助,本縣得以完成任重道遠的使命。惟因經費匱乏,對於維護保存的工作極需改善,尤其是陳列示燈光控制、典藏室溫濕度的控制、典藏文物蟲菌害的抑制等市本館首要克服的問題。
三、 未來展望
本館未來朝小而美、精而純的博物館功能,將本縣原住民文物做最好的保存與維護,并詳加傳述與傳薪的任務。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