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除草劑
分類: 居家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11-24
閱讀 :592
草甘膦屬內(nèi)吸傳導廣譜滅生性除草劑,對多年生深根性雜草地下組織有很強的破壞能力,能直接殺死雜草的根系,使用該除草劑多年的果園除了生長一些小根菜,很少有雜草生長,因此深受果農(nóng)喜愛。那么草甘膦除草劑的作用機理是什么呢?接下來來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草甘膦除草劑的殺草機理 草甘膦屬于有機磷類內(nèi)吸傳導型滅生性除草劑,主要通過雜草的莖、葉吸收,而傳導全株和根部,干擾和抑制氨基酸合成,從而使雜草枯死。草甘膦在土壤中能迅速分解失效,故無殘效作用。草甘膦作用時間較長,一般噴藥后雜草逐漸變黃,到10-15d后,雜草才能徹底變黃死亡。草甘膦除草劑噴施藥效為什么會不同 一、噴施濃度不同草甘膦藥效會有差異。據(jù)調(diào)查,農(nóng)戶在用草甘膦時用藥濃度不像其它農(nóng)藥一樣有較嚴格的要求,隨意性較大,加大用量或減少用量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在確定用藥濃度時一定要考慮雜草的類型。一般禾本科雜草對草甘膦較敏感,能被低劑量的藥液殺死,而防除闊葉雜草時則要提高濃度;對一些多年生的根莖繁殖的惡性雜草則需要較高的濃度,雜草葉齡大、耐藥力提高,相應的用藥量也要提高。但用藥過量時會迅速殺死植物的傳導組織,反而不利于藥液吸收而降低藥效,因此為了經(jīng)濟用藥,應先用較低濃度把嫩草殺死,然后約10天后再用相應的濃度定向噴霧惡性雜草。二、耕作方式不同藥效也會有差異。使用草甘膦除草劑最好用于免耕播種。于作物播前1-3天噴藥,為搶季節(jié)播種也可在噴后播種。播前用藥因藥物不與作物種子直接接觸,不會影響作物種子發(fā)芽和幼苗生長,因而除草和抑草效果均優(yōu)于翻耕。免耕沒有將土壤里層的雜草種子翻到表土層,因而雜草種子難以發(fā)芽,一旦作物成長封行后,雜草種子和幼苗因見不到陽光而不能萌發(fā)生長。因此草甘膦除草劑用于免耕地的除草效果就會好于翻耕地。三、雜草不同生育期噴施草甘膦,藥效會有差異。草甘膦是內(nèi)吸傳導型除草劑,所以要在雜草生長旺盛時用藥。在時間上一般在3-10月,在植物學特性上,應以開花前用藥最佳時期。一般來說一年生雜草有15厘米左右高度、多年生雜草有30厘米高度、6-8片葉時噴是適宜的。不考慮雜草的生育時期,待雜草老化后再盲目噴藥除草,當然就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了。在作物行間除草,當作物植株較高與雜草存在一定的落差時,用藥效果較好且安全。此時用草甘膦除草劑時作物因下部葉片已經(jīng)老化,對藥物的敏感度低,傳導力差,因而藥物對作物的影響很小。如玉米行間的除草,上架后的豆類、瓜類行間除草等都可以用這種方法。關于什么是草甘膦的知識小編就為您介紹到這兒,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想了解更多有關草甘膦的知識,來來查詢搜索相關欄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