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西式婚禮流程安排:
婚禮準備的最后時刻:
新人的最后準備:婚禮儀式前的幾個小時是新人忙于穿戴裝扮的時刻。 主伴娘、伴娘們早早地聚集到新人的家中,幫助新娘換好婚紗。這時,化妝師也到場了,開始為新娘上妝及換發(fā)型。伴娘們則紛紛換上自己的伴娘服,并幫助新娘整理好要帶到婚禮現場的物品。在新郎家中,新郎和伴郎們也在忙于換上禮服,做最后的準備。 婚禮上使用的捧花、胸花及花童用的花籃和花瓣送到兩家,分發(fā)給每個人。 在一切打點妥當之后,婚禮團成員與新娘、新郎的父母便紛紛出發(fā)去婚禮儀式現場,新娘與父母通常是最后出發(fā)的,因為在儀式開始前不能讓賓客看到新娘的打扮,所以趕在最后一分鐘才到。 賓客到場:婚禮正式開始前半個小時左右,賓客陸續(xù)到場。 婚禮上的座位設置一般分為左右兩排。左排按傳統是女方家人有親友的坐席,右排則為男方的家人與親友。擔任迎賓的婚禮團成員會在席位入口處邀請到達者簽名,然后引導他們入席。 賓客座位正對的前方是婚禮臺。如果是教堂婚禮,那么婚禮禮臺就是平時的布道臺。面對婚禮臺最前方的靠中間走道第一排座位是為新人父母留的座位,別的人不可以坐。女方父母的座位在左邊靠中間走道的兩個位置,男方父母則在右邊。 隨著時間的推進,座位上漸漸坐滿了賓客。這時,弦樂四重奏的樂隊開始拉起了舒緩抑揚的古典曲目。人們的交談聲漸漸輕了下來。不少人開始引頸盼望,因為婚禮即將開始了。婚禮入場式:
主婚人進場:音樂停止后,主婚人是第一個走過婚禮甬道走上婚禮臺的人。他走到婚禮臺的正中位置,面對賓客站定下來。 新郎與父母入場:接下來進場的是新郎。傳統習俗中,新郎的父母是在婚禮開始前就由迎賓員引導至事先留好的座位上。不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覺得這樣的儀式不能突出父母的重要地位。所以,許多新郎會選擇與父母一同在眾人注視下走過婚禮的甬道,走到父母的座位處站定。然后新郎與母親親吻后,父母入座,新郎走到主婚人的左手邊(即賓客的右邊),面對賓客站定。 伴郎、伴娘入場:伴郎、伴娘入場是在新郎入場以后,新娘入場之前。伴郎、伴娘們入場的方法有幾種: 伴郎先魚貫而入,然后伴娘在音樂聲中一個個走入婚禮甬道; 主伴郎與新郎一同入場,其他伴郎與伴娘一對對并肩走入,最后主伴娘單獨走入; 伴郎與伴娘以一對對的形式走過婚禮甬道。在婚禮臺上的站立順序則是最先入場的伴郎、伴娘站在最尾端的兩頭,而主伴娘和主伴郎站在最靠近主婚人和新郎的地方。 花童與戒童入場:花童與戒童入場是在伴郎、伴娘入場以后,新娘入場之前。在花童與戒童入場之前,迎賓員會將臺前卷好的白色長條地毯展開至婚禮場地的最后段?;ㄍ殖盅b滿花瓣的花籃,戒童則手持一個小戒枕(通常,這里用的是假戒指,真的戒指藏在主伴郎的口袋里)。前行時,花童一路把花瓣撒在新娘將要經過的白地毯上。到了婚禮臺前,女花童站到主伴娘身后,男戒童站到主伴郎身后。 新娘與父母入場:婚禮入場式進入到這一刻,最激動人心的場面到了,新娘即將入場。 傳統習俗中,新娘是由父親陪伴入場的。新娘的母親則同傳統中的新郎的父母一樣,在入場式開始之前就由迎賓員送至座位坐下。不過現在的婚禮上,越來越多的新娘認為,母親在她們生活中的意義與父親一樣重要。所以,由父母同時陪伴入場,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 當新娘與父母的身影在婚禮白地毯最尾端出現的時候,他們會稍作停頓。新娘雙手持捧花,父親站在新娘的右手邊,母親站在左手邊,兩人的手臂輕輕挽住新娘。樂隊高奏《婚禮進行曲》,這時,所有的賓客都會起立,面向新娘,以表示對她的尊敬。在樂曲聲中,新娘與父母緩步走至婚禮臺前站定,新郎迎上前去。父親撩開女兒的面紗,親吻她的臉頰,然后新娘再轉頭,同母親親吻。新娘的面紗自此到婚禮結束為止都是掀開的。新娘上前一步,把捧花移到左手,將右手移進新郎的臂彎。新娘父母歸座。新娘與新郎走到婚禮臺正前方,以女左男右的形式面向主婚人站定,婚禮儀式即將開始。婚禮儀式:
主婚人致辭。 新人互致結婚誓言:在這階段,所用的是“我愿意”,而不是“我是”。 交換戒指:婚禮進行時,戒指通常是由男女儐相保管。男女儐相在婚禮開始,從捧戒指的孩童手中拿過戒指,或從一開始就保管著戒指。通常,牧師會請男女儐相先把戒指給他,然后解釋戒指的意義,并給予祝福,然后交給新娘、新郎。 點蠟燭儀式。 鮮花儀式。 婚禮誦讀。 簽寫婚約。 宣告成婚。 補充最常見的西式婚禮舉行時間一般有兩種:一是在下午或傍晚舉行婚禮儀式;二是在上午11點左右舉行婚禮儀式,然后接著舉行午餐宴會派對。晚上的婚宴通常在市內舉行,更為正式。午餐婚宴則常常在花園、草坪等室外場合舉行,輕松愉快?;槎Y一般定在周末或公共假日,以方便賓客出席。 如果是非宗教的婚禮,則常常是一個鮮花裝飾的拱門。猶太教的婚禮上,婚禮禮臺是一個用四根桿子支起的布幔頂棚,布幔是由許多瓷磚大小的方形小碎布拼成的。而這些小碎布都是由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們事先畫上圖案,寫上祝福的話語,最后才拼到一起的。 在交換誓約這個程序中,這一對新人彼此牽著手,面對面站立。通常是請新郎先開始,跟著牧師念著:(新郎全名)我說一句,請您跟著我說一句,(新郎全名)…… 在點燃婚姻的蠟燭之后,這對新人走到他們愿意表示敬意的人面前,給予擁抱、親吻及送上鮮花或禮物,然后在牧師最后祝禱之前,回到他們原來的位置。這個時候(點燃蠟燭,獻上鮮花、禮物之時)最好能有背景音樂、詩班獻唱或獨唱。 提示在教堂舉行婚禮必須要先去民政局領取結婚證書然后去教堂與負責的牧師/神父確定日期。 婚約問答是婚禮中幾個關鍵程序之一,通常這樣的問答也被視為是婚姻誓約或承諾的一部份。需要注意的是,在這階段,所用的是“我愿意“,而不是“我是”,這樣的用詞深具意義。因為這提醒新人,在建立婚姻生活時,“愿意”是一個重要的關鍵。 參考網站會員生活館:如何舉行西式婚禮 原生態(tài)論壇:西式婚禮流程安排 QQ驛站:西式婚禮流程下一篇:伴郎、伴娘該怎么樣當婚姻生活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如何增進夫妻感情婚姻生活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