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市洛龍區(qū)白馬寺可謂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
分類: 百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4-05
閱讀 :238
白馬寺(White Horse Temple),位于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qū)白馬寺鎮(zhèn)310國道邊,始建于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后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乃中國、越南、朝鮮、日本及歐美國家的“釋源”和“祖庭”。 白馬寺把佛教傳到了朝鮮、日本和東南亞,使佛教在亞洲得到普及,后來又進(jìn)入歐美,成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參拜的圣地。因此20世紀(jì)末以來,日本捐資重修白馬寺鐘樓并立空海雕像;泰國、印度、緬甸政府相繼出資于白馬寺建造佛殿,使之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中、印、緬、泰四國風(fēng)格佛殿的國際化寺院。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均來此受戒,美國、德國、加拿大皆出席該寺方丈升任法會,作為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馬寺可謂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寺”。 白馬寺典藏文物主要有2顆釋迦牟尼佛舍利、中華古佛、元代十八羅漢夾纻像等。白馬寺每年一度的“馬寺鐘聲”活動,是人類祈福、辭舊迎新的特殊象征,并吸引了不少國外游客參加,入選“洛陽八大景”之中。 1961年3月4日,白馬寺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wù)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hù)單位。1983年,白馬寺被國務(wù)院確定為全國漢傳佛教重點寺院。2001年1月,洛陽白馬寺被國家旅游局命名為首批AAAA級景區(qū)。 白馬寺古建區(qū)坐北朝南,為中軸對稱格局,布局規(guī)整,主次分明。寺內(nèi)主要建筑都分布在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清涼臺,兩側(cè)還有鐘鼓樓、門堂、云水堂、客堂、齋堂、祖堂、禪堂、方丈院等附屬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