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1、您先請。 After you.2、油漆未干。 Wet paint.3、列舉次序不同,體現(xiàn)思維方式不同。這方面的例子很多,中國人寫信封時是先寫郵編,再寫收信人地址,最后寫發(fā)信人地址;寫地址時是先大后小,按照國家、省、市、街道、門牌號的順序。英語里則完全相反,寫信先寫發(fā)信人地址,再寫收信人地址,最后寫郵編;而寫地址時也是按先小后大的順序,先門牌號、再街道、再城市、再州、最后說國家。寫時間時也如此,中國是年月日,美國是日月年。4、對親戚關(guān)系的表達體現(xiàn)文化差異。中國把親戚分得很細,讀《紅樓夢》會對這一點深有體會,叔、伯、舅、姑父、姨父,英語都是uncle,伯母、嬸嬸、舅母、姑媽、姨媽,英語都是aunt,堂兄弟表姐妹,英語更是男女都不分統(tǒng)稱 cousin。5、同文不同義。例如,Please don"t pull my leg. 不是“拖后腿”的意思,而是“開我玩笑”的意思。拋磚引玉。答案 2:
中文說膚淺,英文說「膚深」(skin deep)。答案 3:
數(shù)數(shù)的時候用的手勢也不一樣。咱們單手能數(shù)到10,他們得雙手才能完成。比如,咱們的8,是他們大多數(shù)的2。答案 4:
僅就個人感覺聊聊,大概有幾點:1)英文強調(diào)不同時間和類別的分類分析,中文不強調(diào)。這個以時態(tài)的運用為代表,英文有各種時態(tài),說什么事都要說清現(xiàn)在過去未來之類的,中文對時態(tài)基本不太強調(diào),說清楚是什么時間即可。美國人他們自己認為這樣區(qū)分時態(tài)事實上是分割固定主觀經(jīng)驗的一種企圖(你可以看到英語言國家的人比較愛分析,什么東西都要拆開、分類、和其他“混淆因素”隔離,然后再研究),而中文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活在當下”的語言,說什么都有很強的“現(xiàn)在”成分在里面。2)英文是-教背景的語言,中文則有佛教道教儒家的背景。比如美國人經(jīng)常問我bless you怎么說,我說我們沒有-教,沒人bless你,最多只能說祝你好運(good luck)或者佛祖保佑(不知怎么翻譯)之類的。英文里來源-教詞匯的非常多,比如拿Jesus當感嘆詞……3)英文強調(diào)邏輯性,中文比較大而化之。這個具體表達不好舉例,但總的來說英文邏輯連詞非常多,在兩句話之間也多隱含邏輯關(guān)系,而中文中則沒有。這個特點在漢譯英時候感覺尤其明顯,即很多中文段落在中文里讀起來很通順,翻成英語之后就覺得為什么這句后面接那一句,這兩句之前邏輯關(guān)系怎么突然感覺好像接不上?諸如此類。4)英文家族觀念比中文淡漠。這個主要就體現(xiàn)在我們的親戚稱謂上,我們的親戚稱謂復雜得一塌糊涂,他們基本上除了自己家的有個brot-er sister(還連大小排序也不分)grandpa grand-,一出去就全部用cousin aunt uncle解決掉了。5)英文是一種比較-多元松散的語言,中文相對系統(tǒng)比較封閉。這個主要是對外來詞匯的接收方面,英文歷史上受過很多不同文化的大量沖擊,現(xiàn)代又作為國際語言被實際各國人民亂說,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不符合系統(tǒng)本身的表達,比如單詞拼法混亂,出現(xiàn)long time no see這種語法結(jié)構(gòu)離譜的常用語,還有tsunami這樣純外來語用詞。相比之下中國中文都是比較封閉的系統(tǒng),吸收外來事物相對慢,比如computer我們叫電腦或計算機,仍然是符合語言系統(tǒng)的詞,而不會直接音譯叫康普他之類的。當然近來我們也開始出現(xiàn)快速引入新詞的大量文化沖擊的狀態(tài),比如出現(xiàn)思密達這樣的表達……--過去有比較卡哇伊、以上(是日文結(jié)束的意思)也是類似情況的產(chǎn)物。答案 5:
大人夸孩子的時候中文說"好孩子?。?英語不說"good kid"而特指男孩或女孩。"good boy""good girl"。 對貓狗也這么說。答案 6:
英語描述一件事物通常先給出它的本質(zhì)(例如T-is is a book)然后再對它添加細節(jié)描述(w-ic- is t-ick.),漢語總是先給出所有細節(jié)最后告訴你描述的是什么(這是一本厚的書)。另外英語中使用wit-的思維方式(例如a cup of tea wit- milk)在中文里是沒有的。答案 7:
"my",雖然翻譯的時候很自然地被翻譯成“我的”,但西方人使用這個詞的頻率更高,語義也有微妙的不同,在一些情況下語氣會比較強烈。個人說不出來什么不同,對語言比較有研究的知友或者可以補充?!癎ood luck.”,中文直譯也有”祝你好運”,但中國人很少使用這樣的表達,不會在比如分別的時候說“祝你好運”?!癏ave to”,中文翻譯成“不得不”,但在中文的日??谡Z里,一般不直接這么使用,很多時候可能會說“沒辦法”或者類似的意思。“Are you telling me -ow to do my job?”,西方的職業(yè)化水平比較高,在職場一般很忌諱別人告訴自己怎么做自己的工作,中國人對這種狀況的容忍程度相對比較高,感覺到了也不會直接這么表達?!癎od”,雖然中文可以翻譯成“神”,或者“上帝”,但在中文的日常表達里,很少會直接使用類似的概念,而英文的表達里卻非常常見。下一篇:如果將要采訪瑪薩·瑪索(Masa Maso)董事長張樹略,你會問什么問題?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開心網(wǎng)的“開心城市”失敗了嗎?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