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我對利比亞局勢不熟悉,我不太明白卡扎菲政息人亡這件事情。好歹他是一國首腦,卻被復雜勢力推翻,有人說他是獨裁者,罪有應得,有人說一個手無寸鐵的一國首腦被-應該遭到譴責,究竟該怎樣理解這件事情。如果可能,請從利比亞問題的來龍去脈剖析一下,不要謾罵或者吐槽,謝謝。
3 個答案答案 1:
2011年10月20日,作為利比亞前-的卡扎菲被反對他的現(xiàn)執(zhí)政當局武裝人員在其家鄉(xiāng)蘇爾特的一個水泥洞處抓獲并被擊斃??ㄔ频乃佬媪死葋喌目ㄔ茣r代徹底結束了。自稱“非洲之王”的一代梟雄就這樣結束了他的戲劇般的人生。
我認為卡扎菲的人亡政熄與卡扎菲的統(tǒng)治方式有關。
作為通過-上臺的-,他有點像中國宋朝的皇帝,不再稀飯和信任軍隊和人民。于是讓自己的兒子掌管軍隊,利用利比亞的石油資源不差錢的先天優(yōu)勢,大量雇傭外-隊保衛(wèi)自己和利比亞這個國家的安全。因此很難想象一個不信任自己人民的-和政府,會得到人民的真心擁護!
長期以來卡扎菲沒有建立起一個正常的國家,只建立起來一個“家天下”的利比亞。-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任其親屬掌握利比亞-、-、文化、體育乃至足球事業(yè)。在這樣的一個“家天下”王國,親近他們家族的利益共同體可以分食利比亞巨額的財富,而這個團體之外的人民就成為與這些財富近乎無關的-。
卡扎菲對人民實行獨裁與恐怖統(tǒng)治。在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家,人民并沒有普遍享有巨額石油財富帶來的幸福生活,在強權統(tǒng)治下,許多利比亞人的生活本身就是噩夢。
卡扎菲的對外政策也是變幻莫測。
1988年12月21日,卡扎菲一手制造了“洛克比”-,使得當日泛美航空103號班機執(zhí)行法蘭克福-倫敦-紐約-底特律航線的班機受到了-。飛機在蘇格蘭邊境小鎮(zhèn)洛克比上空-,造成了270名無辜旅客罹難。這次-襲擊被認為是對美國的象征性襲擊,是911之前最嚴重的一次-活動。
在被孤立多年之后,卡扎菲采取了親歐美政策。承認了炸機事件,并給與洛克比-受害者親屬高額賠償,同時用石油資源等與法國西方國家交好,成為西方國家坐上賓。只是西方國家更多的是看重利比亞的石油自身利益,卻對卡扎菲本人若即若離。
在非洲開花之后,利比亞-民眾開始-示威,盡管遭到卡扎菲殘酷鎮(zhèn)壓,但是其統(tǒng)治集團-明顯分裂。原來的領導集團不少重要成員倒戈成為反對卡扎菲的領導者,成為發(fā)對卡扎菲的中堅力量,這正是卡扎菲德個人杯具所在。
不容否認卡扎菲擁有的雇傭軍裝備水平和實力在利比亞是一流的,而反對他的人組織起來的那簡直就是散兵游勇不能稱其為軍隊,自然前期在卡扎菲的清剿下潰不成軍。
當聯(lián)合國授權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qū)之后,“法英美”在反對派即將功虧一簣之時,對利比亞進行了空襲。西方勢力的強力介入,彰顯世界仍然信奉森林法則??ㄔ圃凇胺ㄓ⒚馈闭莆罩瓶諜嗪?,逐步失去了空中和地面優(yōu)勢。反對派乘機反攻,節(jié)節(jié)勝利,反卡扎菲的陣營越來越強大,利比亞人民越來越多的加入到反對卡扎菲的-行動中來。有了禁飛區(qū)和西方的空中支援,經(jīng)過半年的戰(zhàn)斗,反對派攻城掠地,直到把卡扎菲趕出首都,宣告了卡扎菲政權的滅亡。
卡扎菲直到死似乎都沒有明白,他自以為的那些所謂熱愛他、支持他的民眾,早就與他貌合神離,只是迫于-而表面裝順從而已。
他撤退到他的老家蘇爾特進行頑抗,夢想著靠過去42年統(tǒng)治期間攫取的民脂民膏來雇傭外國人替他賣命給他打仗,可是當他的人民把他徹底拋棄之后,既便用金錢能雇來軍隊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卡扎菲的人亡政息表明,世界上依然信奉“森林法則”。小國家,即便富可敵世界,資源很豐富,但是綜合實力弱小,又不按規(guī)則出牌的狂人,惹了世界的強權者,必然是被消滅的結局和宿命。
卡扎菲的人亡政息表明獨裁者是沒有好下場的。何況一個有了些資源的小國居然就膨脹,自認為世界強人,非洲老大,這種與夜郎自大沒有什么兩樣的夜郎能有什么好結局呢?
卡扎菲的人亡政息表明,必須有制度約束一個國家的統(tǒng)治者和統(tǒng)治階層,讓他們能夠真正的為人民服務,而不是為他們少數(shù)既得利益階層服務。
特別是卡扎菲搞“家天下”似的獨裁專制統(tǒng)治,其家族和既得利益者掠奪利比亞絕大部分利益,人民卻生活在艱難困苦中,這必然會激發(fā)-民眾的反抗情緒和反抗力量。在外部有了引火的條件之后,-人民的反抗之火就會形成洶洶燃燒之勢。
卡扎菲實際上是被他自己一直認為"熱愛"他的人民給推翻的,盡管這后面有西方國家的強有力的干預。
答案 2:
在對待俘虜和尸體兩件事情,新利比亞 當局都是錯誤的。那個非法-卡扎菲的士兵,還洋洋得意說一槍打穿了肚子,一槍擊中了腦袋。這是必須依法處理的。對待俘虜,古往今來沒有這個做法。死亡之后,當局利用民眾的狂躁情緒,慫恿鼓勵進行尸體展覽,是挑戰(zhàn)了人類的道德底線。這是很嚴重的錯誤。
答案 3:
僅是從結局收場來說,卡扎菲的死讓我想起了若干年前的中國人民老朋友——齊奧塞斯庫,同樣是死于無名小卒的亂槍之下,曝尸野外,呈于紛雜混亂的鎂光燈之下。一個獨裁者死了,毫無疑問,屬于這個人的獨裁時代已是結束,光憑這一點來說,毫無疑問,這是歷史的進步。至于誰是那個扣動扳機的人,真的不是那么重要了。獨裁者之命運,并非是在無名小卒扣動扳機那一刻注定的,對于一個國家命運來說,任何個體的命運都是微小的,更何況,他是一個獨裁者,一個阻礙國家命運積極健康發(fā)展的微弱生命。相對于薩達姆式的審判和絞刑,卡扎菲是幸運的,這種死法滿足了他——強人最后的表演,這一次他的表演,強過了他幾十年在國際國內(nèi)-舞臺上的任何一次。
然而,依舊有人為獨裁者卡扎菲的死唏噓不已,有人震驚于這個強人的轟然倒下,甚至有人還心存僥幸,認為這位獨裁者沒有死,死的只是他的一個替身,他有一天還會東山再起。在這里,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卡扎菲已是死得不能再死了。他冰冷的殘損不堪的尸體,正和一堆被宰殺的牲口,毫無區(qū)別地躺在肉店的凍庫里,這種結局或許在若干人看來,是凄涼的,然而對于死于他獨裁暴政之下的人來說,這種結局甚是便宜了他。死亡或許對于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但是死亡的方式對于每一個人來說卻是不公平的。卡扎菲的死,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好事。首先對于他自己,真的解脫了,不用再黔驢技窮地在某個法庭上進行拙劣的表演,而最終也逃離不了那根絞繩。對于反對派來說,獨裁者死了,終于可以宣告一個政權終于死徹底了,再也用不著努力地費勁唇舌證明自己的合法性。而對于西方國家和美國來說,一場戰(zhàn)爭結束了,錢沒白花,對選民也有個交待,這又是一次“西方-正義”的勝利。
或許,有人會依舊做強詞奪理狀——卡扎菲是被英美法等國弄死的,而且是用不對稱式的戰(zhàn)爭方式弄死的,這不顯光明正大。若是照這種說法,那末,在這些人眼中的光明正大應該是給-或是薩科齊一把左輪手槍,然后讓他們一對一與卡扎菲拔槍對射。國際-斗爭不是西部片的牛仔決斗,若真是用這種方法,相信在卡扎菲獨裁統(tǒng)治之下的利比亞,百萬人愿意這么去做。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卡扎菲得罪的不僅僅是英美法等國,他真正得罪,讓他注定今日之命運的,是數(shù)百萬利比亞的民眾。若無百萬民眾反對他,英美法能僅是出動飛機就能滅掉卡扎菲么?這是顯而易見的。有一句老生常談的話——內(nèi)因大于外因,放在這里依舊合適,若卡扎菲真如他所說的,受幾百萬利比亞民眾所擁戴,那末,所有的人都會團結起來保衛(wèi)領袖,一致對外,而不是現(xiàn)實中的,在民眾占主導的反對派打擊下,借助英美法等國的戰(zhàn)斗機推翻了卡扎菲。相信利比亞人民知道,他們處決掉的是一個危害利比亞、危害利比亞多數(shù)人的獨裁者,而不是謀殺了一個備受擁戴的偉大領袖。若明白了這一點,還有什么口舌之爭呢?到底是兔死狐悲、或是豺死狼悲,顯而易見。
為獨裁者祈禱善終,那是獨裁者精神上的支持者,這樣的選擇,是在道義上,選擇與被獨裁者殘暴統(tǒng)治的人民為敵。沒有了卡扎菲的利比亞天塌不下來,在沒有了獨裁者之后的利比亞,生活只會比過去更好,雖然困難是有的,但一個國家,還有什么困難比獨裁者統(tǒng)治更艱難呢?相信沒有!
下一篇:馬云想收購ya-oo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史蒂夫?喬布斯傳》今天就要全球同步發(fā)售,你會買嗎?呢?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